1. 我是皮皮虾首页
  2. 个人生活
  3. 一些书

被讨厌的勇气

被讨厌的勇气

第一夜: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?

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过去所遭遇的是现在不幸的罪魁祸首,我们的一切行为习惯、情绪都能从过去找到原因。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都有过去的事情做决定,而且无法改变。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则认为,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,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。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”此时此刻“的你。

再怎么”找原因“,也没法改变一个人。想要改变,不应该沉湎于审视自己的过去遭遇了什么而导致现在的境况,而是你现在的“目的”是想要做什么。

哲人举了一个例子来说原因论,感冒发烧去看医生,医生只是告诉你引起感冒的原因却不处理,去看心理医生仅仅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以前的遭遇,继而以此安慰错不在你。目的论则充分肯定自身的选择权,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。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——所谓的心理创伤——而痛苦,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。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。

 “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“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愤怒这种情绪只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。有这样一个故事“母女争吵中,母亲来电话了,此时接电话的时候还是有一丝怒气,但是听到对面的人是女儿班主任之后,立马就变得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的了,电话挂断之后又开始勃然变色,训斥女儿”。人其实可以合理控制好自己愤怒的情绪,只是很多时候觉得讲道理很麻烦,就想用更加便捷的方式来震慑对方,使对方屈服。

潜移默化的都是在以自己想要达成什么目的来做出某种行为,之所以无法改变,是自己常常下定决心”不改变“,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“勇气”。面对变化产生的“不安”与不变带来的“不满”,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。

时刻提醒自己你的人生取决于“当下”。请不要忘记“必须改变”的究竟是什么。你依然是“你”,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。

被讨厌的勇气

第二夜: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

我们常常会害怕被他人否定。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、害怕心灵受伤。由此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。就是出于想要“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”才开始自我封闭。但是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。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,也会伤害别人。阿德勒曾说“要想消除烦恼,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”。

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,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、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。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。也就是说,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“个人”。

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。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。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——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。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“勇气”,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,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。

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“竞争”,就一直会有烦恼,有竞争的地方就有胜者和败者,有胜负势必会产生自卑感。从此不知不觉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“敌人”。“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”,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,把他人的幸福看作“我的失败”,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。以积极的伙伴关系看待他人,认为”人人都是伙伴“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,不会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,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。

在交友课题上,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,但往往朋友或者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,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。

被讨厌的勇气

第三夜: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

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,自由就是如此。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,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。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,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,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,那谁会为你而活呢?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,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。

同时也不要妄图干涉别人的”课题“,给自己徒增烦恼,即便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,毕竟孩子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。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“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”。另一方面,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,那是别人的课题,你根本无法左右。

“格尔迪奥斯绳结”(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国王。他在远征波斯领地吕底亚的时候,神殿里供奉着一辆战车。战车是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捆在神殿支柱上的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:“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。”这是一个很多技艺高超的挑战者都没有解开的绳结。那么,你认为面对那个绳结的亚历山大大帝会怎么做呢?

青年:是非常巧妙地解开了绳结,不久便成了亚细亚之王吧?

哲人:不,并非如此。亚历山大大帝一看绳结非常牢固,于是便立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。”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。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。”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样,后来他成了统治自中东至西亚全域的帝王。)

被讨厌的勇气

第四夜:要有被讨厌的勇气

拼命寻求认可”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?在只关心“我”这个意义上来讲,是以自我为中心。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,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。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,而是对自己的执着。

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,首先应该考虑的是“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”这一原则。我们需要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。

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,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“自己没能力”。因为表扬是“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”。如果以表扬为目的,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。

无论在哪里,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。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,不是这样的,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。

被讨厌的勇气

第五夜:认真的人生“活在当下”

从以下三点做起:“自我接纳”“他者信赖”和“他者贡献“  

把对自己的执著(self interest)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(social interest),建立起共同体感觉。不是肯定自我,而是接纳自我。

幸福即贡献感,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不能够获得贡献感的缘故。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,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。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,也可以体会到“我对他人有用”。

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“我对别人有用”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。但是,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。只要有“对别人有用”的主观感觉,即“贡献感”就可以。并且,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:幸福就是“贡献感”。

如果人生是一条线,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。但是,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,是一连串的刹那。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,而是根本不可能。

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,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。一直想着“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,等时机到了就去做”,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。只要在拖延人生,我们就会无所进展,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,人就会认为“此时此刻”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。

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“此时此刻”。纠结过去、关注未来,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,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。你之前就一直忽略“此时此刻”,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。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。

人生的意义,由你自己决定,是自己赋予自己的。 必须有人开始,即使别人不合作,那也与你无关。“我的意见就是这样。应该由你开始,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”

原创文章,作者:一苇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sppx.cn/602/life/reading/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